此外,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优质高效的服务必然会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声誉和更大的关注,结合现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适时地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动态分析供电区域的用户用电情况,进而合理定价;结合互联网+的概念,引入创新售电模式,争取更大的资本市场。
拓展用户缴费渠道,推广金融机构储户代扣电费业务。积极争取建设资金119亿元,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加强城网、户表工程建设与管理,安排城网前期工作16项,下达户表计划77项。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2016年年中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全面推进电网建设,稳步提升供电服务,努力实现十三五开门红。强化配电网缺陷整治,切实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6亿元强化配电网缺陷整治,切实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西藏电力以保障电网安全为重点,加强重要输电线路巡检和隐患排查,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面部署防洪度汛工作,加强值班管理和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电力工控系统安全检查。对于资源条件较好、投资收益较高、项目管理风险较低的可进行控股投资。
从地区电力能源整体发展、策划咨询的层面切入电力基础设施市场,提升高端咨询国际业务能力,为走出去搭建全球市场营销网络,提供更高的平台。电力工程服务行业竞争态势从当前电力工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力工业发展由突飞猛进到逐步降温,电力供需形势由基本平衡转为总体宽松,全社会电力消费由高速增长到增速显著放缓,电力投资已经出现行业过剩的明显迹象。2.合理优化战略布局加快推动企业发展模式创新和业务结构调整,总体原则是:既要巩固传统市 场,又要拓展新兴市场;既要巩固电力市场,又要拓展非电市场;既要巩固国内市场,又要大力拓展国际市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在引导电力用户合理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满足供电安全和服务方式多样化,实行电力普遍服务等方面,对我国城乡配电网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力工程服务企业的应对策略在此关键时期,电力工程服务企业若要保持长期稳健的发展势头,必须做出顺应形势变化的应对策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带动电力需求结构调整。
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强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巩固相关领域的市场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承揽总承包项目。未来电网发展的方向是形成更加合理、安全、稳定的电网结构。二是加强商业模式创新。集中力量围绕开展高效、节能、环保型电力项目技术研究和设计创新,深耕广拓,牢牢掌控为数不多的煤电项目。
1.不断强化宏观研判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十三五和能源十三五发展奋斗目标和重大任务,准确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外延,强化发展理念,寻求发展机遇。抓住政府加大对燃煤机组节能及超低排放改造力度的机遇,开发现役机组改造的EPC业务。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稳妥推进PPP、BT、BOT等多种形式的项目运作模式。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希望能给业内同行提供些许参考。
事在人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更应拓宽视野、着眼长远,在巩固提升国内电力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非电业务、国际业务等领域,勇敢走出去,闯出一番新天地,企业的未来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新格局!。全国跨省、跨区电力资源配置规模不断扩大,输电通道容量不断加大,对部分受端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带来较大难度。
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逐步开展资本运作,努力开拓控股投资项目,优化资产结构和质量,形成多元支撑、协同拉动的良性格局。
2020年以后,我国将逐渐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增长大幅放缓,高耗电产品产量开始下降。同时要向智能电网、低电压等级、配电网等业务延伸。积极推进非电市场开发。进一步强化宏观研判,明确战略思路,提升发展理念,科学编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创新发展,适应公司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切实增强战略引领企业发展的功能。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电力行业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5.加速实施创新驱动一是加强战略创新。
综上所述,电力工业新常态下的电力工程服务企业虽面对巨大挑战,但依然具备持续发展壮大的客观条件。坚持深化实施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加快工程投资和建设运营一体化业务发展。
三是电网发展方面,大电网安全运行难度增大,主网架有待优化调整。大力拓展新能源业务规模。
在市政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交通等开发的同时,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今后非电领域的战略性重点,加大投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合作、合资开发等多种形式,拉动勘察设计和总承包业务
煤电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电源种类,当前占比近七成,预计到2030年的占比也将在五成以上,从煤电可窥电力市场整体定位。从现有公开信息看,欢呼乐观者众,似乎此招一出便是制胜法宝,有定电力体制改革乾坤之势。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做好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做好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试点,显然不再局限于单一省(市)电力市场范畴。省级电力市场有相应的政府实体支撑,区域电力市场则无此便利,在当前省间壁垒依然坚固的情况下,如无外力推动电力市场的省间壁垒也断难打破,甚至进一步强化。
假如裹了多层袜子,不仅行动不便,且难以判断鞋子大小。思想与步调统一的重要性突显。
一直以来,区域电力市场还是省级电力市场,争议激烈且互不相让。上述两个文件的不尽一致,表明思想和步调还需要在加强沟通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统一。
西北电力市场更多延续,京津冀电力市场则不再囿于华北电力市场的限制。对此,有两点应当注意。
从操作层面看,此规定显然太过原则。作为三放开核心改革内容之一,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的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毋庸赘言。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以多大的区域范围作为基础平衡单位,到底是区域电力市场还是省级电力市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需要坚决摒弃一刀切、一招鲜的思维与做法,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策略。
其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放开后的承接问题需要统筹。
目前文件中未提试点问题,似有意全国统一放开,在基础平衡范围不定情况下有失科学。按照改革方向,计划将让位于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区域电力市场更好,还是省级电力市场更优,理论上的隔空放炮谁也不能稳操胜券,徒增许多口水罢了。发用电计划放开,计划将让位于市场,承接问题需要统筹。